在12.5国际志愿者日“因为有你,才了不起”2020志愿广东12.5小时在线直播中,我们邀请了来自六个领域的六位志愿者相关人士,结合他们自身的人生经历和故事,为百万网友带来“人生应当有志愿”主题分享。
暨南大学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、香港志愿者明伟杰在直播中分享了“以科普投入抗疫”的故事。接下来,请结合现场视频与文字,看明伟杰教授如何和同学们一起发挥专业与青年的力量。
大家好,我是明伟杰,我是一名医疗工作者,也是一名来自香港的志愿者。
我今年35岁,可是直到将近20岁的时候,我才第一次来到广州。
在广州那几天,我过得很适应。这里的饮食、语言都和香港一样,让我没有阻碍。但我也感受到这里和香港很不一样的地方,那就是发展速度。那时即将高中毕业的我,产生了一个想法:我想要到更有活力的内地来读书。
我的父母也很支持我,就这样,按照内地面向港澳招生的相关政策,我考入暨南大学,成了一名医学生,本科毕业后,我先后攻读了香港大学的公共卫生硕士学位、暨南大学的医学博士学位。随后,我又在牛津大学和哈佛大学,分别获得了医学博士后学位。
虽然在国外读书和做研究的条件非常好,可我心里总是记得一句话。那是2010年,我从暨南大学毕业时,一位临终老人所说的话:勇敢地去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,最喜欢的事情,因为人生时间有限。
那时候,我在想:我做了一大堆研究,似乎并没有转化到病人身上,没有帮助到他们。与此同时,我也发现,世界上先进的大型医学影像设备都是外国研发生产的,我问自己:那么我们国家是不是有一天也能够研发这样先进的医疗设备,再推广到全世界去呢?
想明白这两个问题,2018年6月9日,我只用了一晚上的时间,就做出决定:回国。
两年的时间过去了,现在我是暨南大学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,国际学院的院长助理,同时也是一名妇产科临床医生,还是一名深圳南山区的青年创客。
其实,在本科毕业离开暨南大学后的11年里,我一直都有着另一重身份——我是一名志愿者。过去11年里,我义务地在暨南大学临床医学班担任班主任的工作。
2020年,因为疫情,我又成为了一名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公众服务的志愿者。
青年力量
当听说有疫情消息的时候,我正在香港过年。
大家都知道,2003年的时候,香港就是Sars的重灾区,那时我还只是一个高中生,现在我已经是一个医务工作者,我会对疫情的发展有着更高的警觉。
我很快发现,新冠发展的趋势和非典非常相似,因此我就做了一个判断:这可能是“另一次非典”。
这是一种从未出现过的病毒,因此当时关于疫情的信息非常杂乱,网络上真假信息错综复杂,普通人根本无法辨别。随着每天感染人数的翻倍上升,全国各地爆发聚集性的新冠感染。除夕之夜,广大医务人员白衣为甲,逆行出征。
而我,明显地感觉到,周围的朋友和家人面对新冠疫情陷入了恐慌。
当时,我就和学生商量,有没有可能组建一支志愿者服务队,把各种信息整合、过滤,准确地向公众传达。
很快,我得到了学生们的响应。最初,我觉得能组成一个十几人规模的志愿队就可以了,但是消息传出去以后,短短几个小时,队伍就壮大到了100多个人,包括了港澳台和内地的学生。那一刻我非常感动。可以说,这是我到现在为止,人生中最为感动的事情之一。
由于医疗条件不足,当时很多民众只能待在家里,无法到医院治疗,因此关于新冠方面的资讯特别重要。大家对疾病了解得越多,就越能减低恐慌和害怕。事实上,虽然新冠的死亡率不算低,但也没有高到需要恐慌的地步。所以,我们当时着重希望解决的就是,不要因为对这个疾病的无知而惧怕,重点是做好防疫。
基于此,我们根据志愿者们自身所长,成立了5个小分队,分别负责最新文献解读、线上答疑解惑、新媒体创作、宣传与编辑和心理健康教育分队。
除夕夜当晚,志愿队就开始行动了。
志愿者们顾不上享受与家人团聚的温馨与快乐,也顾不上丰富多彩的春晚节目和朋友间的拜年祝福,所有人都在紧张地收集、整理、归纳和翻译海内外的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知识和指南,希望可以在疫情爆发的第一时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。
在相关政策还没有要求必须在公众场所戴口罩的时候,我们因为经历过非典,知道如何最有效地阻隔病毒传播,因此就第一时间推出了视频,大力提倡宣传大家尽量戴口罩。
大年初二晚上9点多,我们就发出了3条公众号文章,科普新冠病毒。
我们有一个分队,专门负责搜集各种谣言,比如说当时有人传:拿醋擦门窗、直接喝醋可以预防病毒……由于大部分成员志愿者是医学系的老师和同学,所以他们能够很清楚地分辨出这些谣言的真伪。
我们还专门成立了一个翻译小分队,因为在医学界中,文献是第一参考来源,我们希望医护人员能够尽快看到这些信息;同时,我们也充分考虑到了在华外籍人士的需要,将相关的防疫知识翻译为英文,帮助他们在疫情中更好地自我防护。
在疫情开始的头两周,服务队成员基本上是24小时轮班,一个接力一个,持续收集数据,持续翻译,持续更新。我们也是一边自己学习这种新型冠状病毒是什么,一边去给大家普及。
我们当时建立了几个微信咨询群,有校友群、老师群、学生群。我记得当时很多群里的学生会帮自己的家人朋友问,“现在如果没办法去医院看医生怎么办?”“现在发烧37.5度怎么办?”……等等很多这类问题,我们都会基于专业知识做出判断。
每次我看到我们的成员名单时,我也会非常感动。
我们志愿服务队的成员其实四散在各地,广东、甘肃、安徽,甚至是武汉,还有香港、台湾地区,甚至人在海外的同学。大家来自不同的背景,不同的专业,但每个同学都发挥着自己的所长,用自己的时间为大家服务。
虽然每个人做的事情可能微不足道,但我深信每一个人小小的力量,集合在一起就是无限大。
整个疫情期间,我们暨南大学疫情防控科普青年志愿服务队服务人群接近6万人次,其中包括500余位外国学生和老师。志愿队成员也积极组建了4个线上微信咨询群,线上服务了近350名暨南大学师生、校友。截止到目前,志愿队创建的微信公众号累计发表推文22篇,内容涉及防疫知识科普、最新文献解读及疫情发展动态,总阅读量达到6千人次。由暨大学子录制的加油视频在微博播放量超过22.7万次,破除谣言及防疫视频在平台播放量总计达到3万人次。我们还通过电视媒体、合作开发新冠肺炎防疫游戏等多种方式多维度向大众科普知识。
志愿队的成立,对于大众来说是了解疫情发展与科普知识的渠道,对于同学们来说则是增强自身能力、发挥青年力量的机会。
我希望即便是在疫情过后,这样的志愿行动也能以其他方式继续下去。
公卫力量
到了后期疫情稍微缓和,我们就用网络授课的形式去上课。我负责的境外留学生PBL全英临床仿真见习课程,还获得了认可,拿到了广东省疫情阶段在线教学优秀案例二等奖。
在线授课,对于老师和同学来说,其实都是新鲜事物,有一个适应的过程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发现会有学生总是不能参与网络授课,可能有些老师会觉得是不是学生偷懒,不想上课,但是我是担任医学班的班主任,所以会比较了解学生的情况,他们可能会身处山区、贫困地区,或者居住环境、电子设备没办法满足上网学习条件,这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。
当时我在想,我能有什么方法帮到他们呢?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资助他们购买上网设备,改善他们上网的条件,从而改善他们的学习状态。但是大学生不太会主动求助,因为家境贫困的孩子或许并不想到处去告诉别人,所以我也不会主动去问,你为什么不来上课?但我知道,缺课会对他们的毕业造成影响。
我就想,可以请更了解情况的学生处去筛选出有需要的学生。所以我向学校提出,可不可以捐出我一个月的工资,给大概10-15个学生购置上网设备。后来经过学生处和校友会的帮助,成功地落实了这个事情。
当然,作为公共卫生及预防医学的科研人员,我也积极参与了疫情的防控和科研工作,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。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,我们团队在专业期刊上发表9篇文章。
教育力量
我回想起我最初之之所以选择医学作为专业,一方面是因为小时候经常生病,觉得医生可以帮助很多的人;另一方面,做医生可以做临床,也可以做老师,还可以做科研。我很想当老师,想把有用的知识薪火相传下去。
在我看来,医生除了是一份工作,也有一种人文精神,有一种社会承担。当疫情发生的时候,作为一名公卫人,把自己的专业知识贡献出来,是一种本能。
正是因为这种心情,我尤为敬佩那些战斗在抗疫一线的人员、冒着生命危险的最美逆行者,参加抗疫的医务人员中,有近一半是“90后”“00后”,正如他们所说,“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,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”。
也正是这些青年们的专业和勇敢,再次提醒着我:人生,应当有志愿。
而我的志愿,就是影响能够救助他人的人——我希望通过作为医学教师的工作,将助人的心传递给他人,让更多的年轻人在将来选择做医生的时候,也能坚定这一份决心。
我一个人能帮助的人数有限,但如果我的这份决心影响了我的学生,就会有成千上万的人,会因为这个小小的传承而获益。
因为有你才了不起!
有哪些精彩内容吗?
扫描下方二维码可全程回看哦~